|
当前位置:首页 >> 新闻资讯 |
|
铁路隧道的“堵漏防水”施工 |
随着国家对基础建设的进一步加大投入,铁路隧道工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。“多、长、大、深”,即数量多,长度大、大断面、大埋深,是今后隧道工程的发展趋势。
然而,随着隧道工程的发展,与隧道施工过程中相应的一系列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,并且也日益严重,比如,与环境问题息息相关的地下水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。一般而言,不论在施工中还是在通车后,隧道结构时刻处于地下水的包围之中,1985年以前的有关规范、规则,几乎都未把隧道工程建设与环境工程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,没有关于隧道开挖及地下水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专门条款和规定。在实际工程中,突出 了以排为主,大多数隧道工程(特别是山岭隧道),不论涌、渗水的补给来源及水量大小与否,施工中多不作预处理,因而使隧道成了泄水洞,吸取了周围大量的地下水,造成地下水的流失,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。
1、“以排为主”的主要缺点
经验证明,地下水处理“以排为主”,隧道施工过程中以及后来的隧道运营期,长期排放地下水,在隧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害,且逐年发展,影响衬砌结构和行车安全;环境方面造成工程地区含水层被疏干,使生态环境恶化,主要表现为:地表和泉、井枯竭;生活,工农业用水缺乏,地表沉降、土壤沙化、水土流失等。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建设。
(1)地下水从隧道大量流失,围岩中的地下水通道(岩层节埋裂隙或岩溶管道)中的充填物被水冲走,贯通性愈来愈好,致使洞内流量不断增大。贵昆线稞纳隧道通车后涌水频率逐年提高,开始时数年一次,以后每年一次,近年来一年数次;刚刚修建的渝怀线武隆隧道,2002年涌水量最大为200×104m3/d,2003年涌水量猛增到780×104m3/d,为中国历史上所罕见。
(2)随着隧道内涌水量的增多,衬砌渗漏变形、路面翻浆冒泥、排水沟淤塞漫流等将逐年严重。大瑶册隧道建成后,1990年5月,一次涌水200m3,流沙埋没轨道使行车中断。在岩溶地区,岩溶管道涌水由于经常带有大量泥沙,直接影响行车安全,为害特别严重。
(3)隧道地下水如果以排为主,施工中一般不再采取预注浆等封堵措施,则地下水往往严重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。武隆隧道历次特大涌水都造成施工场地严重毁坏,大量机械设备被埋在污泥里,隧道内泥沙堆积达一米多厚,影响了施工的正常进行。此外,南岭隧道(衡广复线),梅花山隧道(贵昆线),平关隧道(盘西线)等,都曾因洞内大量涌水而使施工受到严重影响。
(4)地下水长期由隧道大量排走,地下水位降低,是洞顶地表失水并发生沉降变形的主要原因。便如京通线桃山隧道施工中的大量涌水使地表“四道沟”所有泉水干枯,从而截断了该沟下游发电用的水源和农业用水,造成严重后果;武隆隧道预测最大涌水量达了1300×104m3/d,山顶不远即为国家级风景区仙女山风景区,常年大量地下水的随意排走必将会对仙女山的环境造成的影响。
|
|
|